简介
熊口镇地处江汉平原中心、潜江县城西南,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,1368年兴集,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,自古以来就是繁华的集贸中心。四乡村台群落,人烟稠密,土地连片,湖汊遍布,东有武汉西有沙市、江陵,屯兵此地,既可截断长江要害,又能威逼武汉,给敌人以极大的威胁,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,战略意义极为重要,是理想的战略后方基地。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,这里就曾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豫鄂边区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,贺龙、段德昌、周逸群、贺炳炎、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深深的战斗足迹。
基地介绍
熊口集镇的原貌为三条主街,即红军街、步行街、河街四条小巷。街、巷相连,交错相通街面全用青石板铺筑,街道两旁民宅均属大小店铺。文革时期,部分青石砖被挖走,30%的旧址已经撤换、改修,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路边的少部分古建筑了。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,1983年潜江县文物普查时将红二军团部、红六军军部、红三军军部及新四军豫鄂边区襄南军分区司令部等48处旧址公布为“潜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1999年,湖北省人民政府将“熊口红军街”公布为“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,2002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将街内的“红二军团部旧址、红六军军部旧址”公布为“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
展览
红军街原名后街,位于熊口镇的中部,该街呈南北向贯穿整个熊口镇。全长500m,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,因土地革命时期,贺龙率红军战斗、驻扎在此街,而得名。1984年11月12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在潜江熊口镇视察工作时,亲笔为“红军街”提写了街名。现存1930年所设红军街的领导机关有:红二军团部、警卫团团部、十团团部、十一团团部、十二团团部、红六军军部、四十六团团部、四十七团团部、四十八团团部、四十九团团部、廿一团团部、廿二团团部、廿三团团部、廿四团团部、廿五团团部、廿六团团部、廿七团团部、教导团团部、湘鄂西中央分局工作团团部、中共潜江县委会、潜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;1931年7月至1932年8月红三军所属部队驻熊口旧址有:红三军军部湘鄂西中央分局、参谋部、赤卫街队部、独立团团部、十九团团部、二十团团部、五十团团部、五十一团团部、十七师师部等,共计21处之多。
基地地址
欢迎各界人士莅临我馆参观游览,欢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,谢谢!
地址
湖北省潜江市汪桥镇六军街190号